粒子計數器的種類以及原理介紹
空氣粒子計數器
在傳(chuan) 感器的出口處有一個(ge) 真空裝置,把空氣經過傳(chuan) 感器抽走。而空氣中的粒子則將激光散射。散射光又會(hui) 被後麵的聚光鏡聚焦到光學探測器上,隨後把光轉換成電壓信號,並且進行放大和濾波。此後,這個(ge) 信號從(cong) 模擬的轉換成數字信號,並且由微處理器對它進行分類。微處理器會(hui) 通過接口將計數器連接到控製數據收集係統上。
激光粒子計數器
氣體(ti) 激光器發明於(yu) 1960年,而半導體(ti) 激光器發明於(yu) 1962年。開始時這些激光器很貴,但是隨著它們(men) 變成具有經濟效益時,在粒子計數器中,就用氣體(ti) 激光取代了白光。而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,在大多數場合下,更便宜的半導體(ti) 激光器又取代了氣體(ti) 激光器。
粒子計數器發展曆程
空氣粒子計數器是測試空氣塵埃粒子顆粒的粒徑及其分布的儀(yi) 器,由顯微鏡發展而來,經曆了顯微鏡、沉降管、沉降儀(yi) 、離心沉降儀(yi) 、顆粒計數器、激光空氣粒子計數器、PCS納米激光空氣粒子計數器的過程,其中因激光空氣粒子計數器測試速度快、動態分布寬、不受人為(wei) 影響等各方麵的優(you) 勢,而成為(wei) 近年來很多行業(ye) 的主流產(chan) 品。